9月18日,新华社旗下财经平台《中国财富》公众号刊发文章,起底多家私域电商平台。
原标题:一不小心就是坑!私域电商套路大起底
张女士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接触到该公司发布的减肥广告视频,被引导添加微信号,后被拉入由该公司运营的微信群,群内人员冒充成功案例,通过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如“快速减肥”“调理体质”等,诱导张女士消费。
在初次支付980元购买产品后,商家又以“体质特殊”“升级配方”等理由,持续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诱导张女士加购,张女士多次转账,累计付款49280元。张女士表示,在服用产品过程中,出现头晕、眼花、胃胀、心率加快等不适症状,怀疑产品对身体造成伤害,于是停止使用产品并要求退款,但商家仅退还18000元。
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披露的一起消费者投诉私域电商的案例。
所谓私域电商,是指商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与用户建立直接、稳定的联系,形成自有私域流量池,并向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电商模式。此种模式使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无需依赖淘宝、京东等头部公域电商平台。
近年来私域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涌现出一批快速增长的企业,如国科优选、华夏特产、远方好物等。
私域电商往往聚焦食品、保健品、日用品,主打“健康”“安全”“有机”等概念,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群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私域电商领域的消费欺诈等乱象时有发生,一些商家不断翻新套路,规避监管,损害消费者权益。


央视《财经调查》节目
如直播中销售的“磁悬浮鞋”,主播强调其“中药按摩鞋垫”为专利产品,且鞋中带有“磁条芯片”,能够实现“磁悬浮”,并“促进血液循环”。而央视记者查询后发现,该鞋垫的专利仅是外观设计专利,不涉及任何疗效和保健作用。此类行为已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的虚假广告。此外,该直播间销售的五常大米也为假冒产品,其溯源二维码跳转的网站也并非五常市政府指定的官方溯源平台。
远方好物商品检测报告暗藏“玄机”


远方好物平台辅酶Q10商品检测报告
如远方好物平台销售的某品牌辅酶Q10胶囊,其商品首图明确标示了“通过308项检测”。商品信息中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款商品于2025年1月22日“通过308项农残检测”,此前则在2024年10月29日“通过远方2项理化检测”(检测项目为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但是,对于产品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以及是否存在重金属残留等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远方好物平台未做相关检测。

另外,该检测报告显示,其检测方法系依据GB 23200.121-2021与GB 23200.113-2018两项国家标准。但实际上,此两项国家标准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谷物、油料、坚果、茶叶、植物油等,而非保健食品。适用于保健食品的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则对重金属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限量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