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观察 >

董宇辉带货《人民文学》创纪录!纸质读物与其读者只是走失了,不是被淘汰了

2024-01-25    zxq    产品可靠性报告

    1月23日晚8点至10点,一场直播活动在文学界备受关注。

  著名作家梁晓声、蔡崇达,《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做客“与辉同行”抖音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围绕“我的文学之路”,共话与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的情缘和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民文学》第一次走进直播间。也是直播间首次“全程只卖一份文学杂志”。

  据悉,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895万人,最高在线人数近70万,开播15分钟即售出2000套。从晚8点到12点,4个小时,直播间最终成交数据共计销售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销售码洋(按照图书定价售出的销售收入)1983万元。

  董宇辉强大的带货能力也让《人民文学》这本杂志创下订阅奇迹。看到创纪录的订阅奇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直播间坦言,时代变化了,各大文学刊物都要面对“订户消失”的困境,有时我们会感慨,“今天仿佛找不到过去的朋友了”。

  而此次直播成绩似乎说明,文学的读者还在。关键在于文学怎样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

  纸质读物与文学爱好者只是走失了,不是淘汰了

  

  时代格局的变迁,报刊、杂志等类似读物通过订阅再邮寄到家的服务早已淘汰。

  大街上报亭也较从前少了很多,有时候可能几条街都找不到一家,即便如此,那些仅存的小摊、报亭也不如之前种类齐全,更新及时。“有啥读啥,买到啥算啥”几乎成为购买纸质读物的常态。纸质读物与读者被一张张电子屏幕隔开。我们常听到,“我想订阅几份报纸,但不知道怎么定”“量太少了,我们无法接单”“以前的读者、故事会现在还有卖的吗?”这样的讨论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一些纸质时代的忠实粉丝还经常讲起他们在书中的故事,常常感慨到“捧在手里的,记忆更加深刻”。

  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多元化的阅读让读书变得触手可及,但人们对于纸质书籍的偏爱却依旧没有变。

  爱纸质书籍的人到底在读什么?可能是纸张的翻动、摩挲有触感的文字,让人充满沉浸感,这种扎实的拥有,是数字阅读难以取代的。

  “寻亲”,新时代文学要积极搭载现代传播格局

  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的多元化改变的应该只是文学的传播方式、售出渠道,而爱好纸质书的本质不应该被丢弃。

  据中国作家网消息,23日下午,直播预告一发出,中国作家网后台就陆续收到了读者留言表示,期待这个策划,希望看到“文学的销售或推广传播模式的与时俱进”“优质灵魂的高质量融合”。《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也在直播间深情表露:“我们主要是来‘寻亲’的,来寻找文学的好读者”。

  而此次直播成绩,或许正好证实了那些文学的读者还在。他们也同样在等待文学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

  央视春晚主持人张泽群对这场直播感慨道,商业平台热情拥抱了文学,文学与时俱进走入直播;直播电商呈现出电视在八十年代简单真诚的模样。

  的确,在多元传播时代,优质的文学内容,需要更多考虑如何与读者、受众实现“双向奔赴”。

  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文学+”的开放姿态和巨大包容力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或许是打破困锁纸质读物的铜墙手臂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当老牌文学杂志走进当红直播间,纯文学期刊携手知名主播,这样的一次大胆尝试很有可能为纸质读物找寻到了“东山再起”的突破口,为再次焕发生机寻得出路,也为寻觅文学的读者指明方向。

  以直播间的一句评论语评价这场双向奔赴:“我要退掉购物车里的毛衣订购文学读物,给我的灵魂穿衣戴帽”!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