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涉事粽子还是由五芳斋代工生产的?5月10日,有江苏的消费者投诉称在来伊份的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此事引发热议。
5月12日凌晨,来伊份(603777.SH)发布声明称,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并称工厂明确规定若员工有伤口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环节,非直接接触环节则使用工厂专用的蓝色金属材质创可贴。
5月12日,五芳斋客服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企业已关注到相关信息,目前正在核实中。
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5月10日,有江苏的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投诉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该消费者在视频中表示,给小孩喂粽子,在里面发现了异物,“(为)创可贴……这个地方明显是血”,并要求来伊份官方给一个明确的回应。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根据消费者发布的视频,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消费者在装有粽子馅料的碗中取出了疑似创可贴的异物。
5月11日下午,该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更新事件后续称,当天上午已带小孩去医院检查传染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没有问题,“但医生说传染病大概有潜伏期,大概三个月”。消费者称,来伊份工作人员已与其取得联系,并希望取走涉事产品及异物,但消费者称没有同意。该消费者表示,其家人将于次日(即12日)将上述样品送往市场监管局。
目前,该消费者已将10号发布的两条投诉视频隐藏。对此,该消费者解释称,公司觉得这件事影响太大,希望在小孩体检结果出来前先进行隐藏。
南都湾财社记者曾于5月10日联系采访该消费者,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来伊份已经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5月10日晚,来伊份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对于这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企业深感抱歉,已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来伊份表示,企业始终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积极解决问题。
同日晚,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短视频平台及电商平台的来伊份官方旗舰店搜索粽子,旗舰店已无再售。针对粽子下架一事,来伊份客服向记者表示,正在全力排查。
5月12日凌晨,来伊份(603777.SH)在官网对此发布声明。
来伊份表示,针对此事,公司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公司始终将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放在首位,在此向所有关心此事的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来伊份表示,公司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了消费者的反馈和诉求,同时承诺消费者因食用存有异物的蜜枣粽而出现的身体问题,由此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公司全额承担,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好每一位消费者。
来伊份称,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对车间人员检查伤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环节,其余非直接接触环节如需要会有专岗人员发放工厂专用的蓝色金属材质创可贴同时佩戴专用一次性蓝色食品级手套作业,专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有效识别,避免管理的漏洞,并在当班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做好记录,同时确保可追溯。
针对此次消费者陈述的异物,来伊份表示,公司工作人员看到产品、但还没拿到实物,会在取得实物后,进一步分析判断,并查明原因,如确为生产过程控制问题,将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公司已对本批次(2025年04月02日)蜜枣粽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消费者也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图源公司官网
涉事粽子被指系五芳斋代工,五芳斋客服称已关注相关信息,正在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者发布的投诉视频中,她指出该产品生产工厂与五芳斋是同一家。据凤凰网财经报道,有网传同款产品包装的图片显示,产品生产商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天眼查显示,五芳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2.14%。
南都湾财社记者曾于5月10日晚通过官方邮件联系采访五芳斋董秘处,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不过,五芳斋客服告诉记者,企业粽子是自己生产的,没有代工厂。
5月12日,五芳斋客服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企业已关注到相关信息,目前正在核实中。记者于5月12日再次发送采访邮件至五芳斋董秘处,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来伊份产品曾被曝多次吃出异物
南都记者留意到,来伊份产品曾多次吃出异物。2024年7月23日,一位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声,称自己在购买的来伊份陈皮杨梅中吃出了一块小石头。该网友表示:“我想说来伊份真的不算便宜,但是吃出石头这种真的离了个大谱,这么大个企业,食品安全如儿戏。”7月31日,该消费者表示已经拨打投诉电话,商家客服曾对该消费者说商品拆开包装后,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无法证明石头来自杨梅。8月14日,该消费者透露,最终在上海市徐汇区工商局的调解下,来伊份赔偿了该消费者1000元。
其次是“腰果发霉”事件,8月份,还有一位消费者在小红书爆料来伊份的腰果出现了发霉的情况。对此,来伊份的官方账号在该消费者的内容下留言表示:“很抱歉让您遇到这样的问题,来伊份十分重视且已安排相关人员与您沟通排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去年业绩由盈转亏
来伊份于1999年在上海成立,主要通过委托生产的方式在全渠道销售自主品牌休闲零食。2016年10月,来伊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A股的休闲零食第一股。其销售休闲零食的主要渠道为线下直营门店,同时亦布局了加盟门店、经销特通渠道和电商板块。截至2024年年底,来伊份拥有门店3085家,较年初净减少600家。
“零食第一股”来伊份迎来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业绩下滑。4月28日晚间,来伊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来伊份2024年全年营收为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归母净利润为-7526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48亿元,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为1243.57万元,同比下降79.72%。
作为来伊份的“大本营”,华东地区面临业绩“滑铁卢”
按区域来看,主营业务在华东地区的收入为29.30亿元,同比减少14.96%,华东地区毛利率为40.76%,比上年减少2.03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向来是来伊份的“大本营”,2024年却面临业绩“滑铁卢”,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下滑了2.3个百分点,来伊份在华东地区的毛利率仍维持在40%以上,比线上渠道高出20个百分点。
此外,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0.34亿元,同比增加3.63%;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0.15亿元,同比减少22.46%;其他地区营业收入为0.19亿元,同比增加2.23%。
从产品来看,坚果炒货及豆制品、肉制品及水产品、糖果蜜饯及果蔬、糕点及膨化食品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营收下滑幅度最大的是肉制品及水产品。
一年减少600家门店 来伊份“万家灯火”仍未点亮
按销售模式来看,在来伊份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中,门店零售收入20.20亿元,同比减少21.39%;加盟商批发收入 7.60亿元,同比增加3.92%;特渠收入 2.18亿 元,同比增加1.30%;电商收入 2.12亿元,同比减少35.54%。值得关注的是,电商渠道不仅营收跌幅最大,毛利率也减少了4.56个百分点。
来伊份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推动“万家灯火”战略,一方面优化单店盈利模型,主动调改部分社区店、特通店、商场店,同时推出生活店模型,并创新业内首家仓储会员店;另一方面拓宽品牌认知度,加强全国加盟推广力度,持续调转直营门店。
据悉,早在2017年,来伊份就提出“万家灯火”计划,意在大力推进加盟业务的发展来强化市场覆盖,进而向全国市场完成扩张。根据此前规划,来伊份预计2023年实现10000家门店的规模。
然而2023年以来,来伊份不仅“万家灯火”仍未点亮,全国门店总数却一路下滑。2024年期间,来伊份共减少了600家门店,其中包括425家直营门店、175家加盟店。
财报表示,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且对部分低效门店进行调整导致直营收入受影响同比下降,当期收入有所下滑。南都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来伊份门店的年均收入呈现逐年下滑,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单店年均收入为81.62万元、75.81万元、69.74万元,2024年降至65.48万元。
三年减员近四成,创始人违规减持被处罚
业绩下滑之下,来伊份公司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削减。年报显示,2024年来伊份在职员工总数为4590人,较去年底减少666人,较2021年底的7553人已减少2963人,减员39.23%。
回顾上市九年以来,来伊份的股价早已一落千丈,2022年末为21.40元,到2024年末跌至15.42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为12.86元/股。
与此同时,来伊份股东违规减持套现的问题也依旧严峻。2024年4月18日,来伊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股份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屋企管”)于2024年3月28日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后,承诺将以自有资金尽快购回违规减持的1.19%公司股份,并将购回股票所产生的收益全部上缴上市公司。
据上述公告,在2016年10月12日来伊份首发上市,爱屋企管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来伊份67.5%的股份。但从2016年到2023年5月22日,爱屋企管及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累计净卖出来伊份股份2119.28万股,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为6.1851%,其中2023年5月22日,爱屋企管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卖出来伊份股份660万股,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为1.96%。减持总金额为9193.8万元。
作为来伊份持股5%以上股东,2023年5月22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卖出)累计幅度达到5%,超比例卖出来伊份股份1.185%(已剔除被动稀释0.1053%)。
监管局称,该公司依法履行了权益变动公告义务,但是,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累计幅度达5%时,未履行限售义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因此监管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爱屋企管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是创始人施永雷一家。公开资料显示,爱屋企管由施永雷持股80%,其妻子郁瑞芬持股20%。而该公司的一致行动人为施辉、郁瑞芬、上海海永德于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德永润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巡洋 10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其中,施辉是施永雷的儿子,也是上海德永润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而郁瑞芬除了是来伊份总经理外,还是上海海永德于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以及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巡洋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唯一所有人。
除了违规减持外,爱屋企管还多次质押所持来伊份股份。公告显示,自2017年6月开始,爱屋企管多次进行股权质押操作,截至2024年1月5日,公司控股股东爱屋企管累计质押公司10.19%的股份,质押股份所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或偿还债务。
2025年3月20日,来伊份再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爱屋企管质押1500万股公司股份。质押完成后,爱屋企管累计质押本公司股份数量为5680万股,占其持股数量的32.07%,占公司总股本的16.88%。
截至2024年底,来伊份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7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62%,此外,郁瑞芬个人持股比例为3.2%,同时通过控股海永德于持股2.54%。
“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粽子卖不动,去年净利润下滑
本次涉事粽子除了涉及来伊份,还涉及疑似代工的企业五芳斋。不过,五芳斋的日子也不好过。
近日,五芳斋(603237.SH)发布的2024年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9.66%。去年五芳斋仅在粽子销售旺季的第二季度实现盈利,其他三个季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4月17日,五芳斋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原料价格波动、消费者需求收缩以及渠道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尽管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但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了2.66个百分点。
去年仅月饼板块收入上涨
五芳斋始创于1921年,旗下拥有“食品+餐饮”业务,主要产品有粽子、月饼、青团、汤圆等节令食品,为全国首批 “中华老字号”企业。2022年8月,五芳斋登陆A股上市,成为粽子第一股。
分产品来看,五芳斋去年仅月饼板块收入上涨。2024年,作为五芳斋的核心产品粽子系列收入下跌了18.64%至15.79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72.27%;其餐食系列收入同比下跌了9.08%至1.3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6.18%;其蛋制品、糕点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下跌了6.63%至2.36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10.80%。仅月饼板块收入录得上涨,去年同比上涨了3.46%至2.36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10.80%。
五芳斋月饼收入上涨有一部分原因是其降价推动的,去年其月饼销量同比增长了26.92%至4117.6吨,但整体收入增幅的3.46%明显低于销量增幅,客单价下降明显,其去年毛利率也同比下跌了5.50个百分点至16.92%。对此,五芳斋解释称,主要是月饼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
来自电商的收入同比下滑超两成
2024年,五芳斋的蛋制品、糕点及其他的毛利率去年同样录得下滑——下跌了0.53个百分点至21.15%。同期,其粽子系列毛利率上涨了5.25%个百分点至44.16%,餐食系列毛利率上涨了1.67个半分点至58.75%。对于主营产品粽子毛利率上涨,五芳斋将其归功为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产品结构优化。
按照销售模式区分,五芳斋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经销模式,其次则是电商,接着是连锁门店。去年,其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同比下跌了14.38%至7.78亿元;来自电商的收入同比下跌了21.25%至6.99亿元;来自连锁门店的收入同比下跌了10.06%至3.28亿元;来自商超的收入同比下跌了8.67%至2.41亿元;来自其他板块的收入同比下跌了3.60%至1.40亿元。在门店方面,去年,五芳斋关闭了86家低效门店,同时新开了直营、合营、经销、加盟门店137家门店,截至2024年年底,其拥有门店476家。
针对如何提振粽子收入,五芳斋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采访称,五芳斋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创新和产线升级,优化产品成本。公司将积极推动粽子产品走向全球。后续五芳斋将继续紧跟新兴品牌传播方式,以新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触达更多消费群体,保持百年品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