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报告 >

重磅!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2021-11-01        中国网

  2019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近2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长为互联网超级应用大国,围绕消费领域的购物、教育、医疗、出行、娱乐、社交、生活服务等需求建立了庞大的流量分发网络与生态应用体系,深刻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基于流量的增长已经放缓,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片足以承载自身持续增长的新蓝海。

  产业互联网正是这一宏大背景下的新趋势。我们看到互联网浪潮正在席卷传统行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融入金融、制造、教育、医疗、零售、文娱、物流等行业的生产环节中。

  基于此,艾瑞邀请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成立课题组,并于同年9月,艾瑞集团创始人杨伟庆受邀出席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企产学研合作交流会第一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信息化的连接对传统产业的改变处于何种程度?我们目前处在什么阶段?产业互联程度如何?有哪些产业流程已经被改变?改变的规模有多大?

  以下为《2019-2020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指数报告》部分内容: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上一轮产业革命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递减。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片足以承载自身持续增长的新蓝海,产业互联网正是这一宏大背景下的新趋势。

  通过这篇报告,我们针对金融、制造、文娱、零售、教育、医疗、物流七大传统行业,构建“产业互联网指数”,追踪和量化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程度,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核心结论:

  1. 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2019-2024年产业互联网相关投入应用所带来的GDP增量将达到整体GDP增量的13%。

  2. 整体得分:产业互联网的渗透程度尚处于初级水平,七大产业指数的算术平均数为17.09。

  3. 各产业表现:第三产业的产业互联程度相对较高,C端互联网的发展拉动作用可见。

  4. 各个产业构成环节表现:越接近消费端的环节产业互联的程度越高,呈现出C端驱动的特征。

  一、理解产业互联网

  传统行业利用新技术“建立连接”,2019-2024年产业互联网相关投入应用所带来的GDP增量将达到整体GDP增量的13%,行业生产型数据占中国产生数据总规模的比例将从52%提高到60%以上。

  二、构建产业互联网指数

  国民经济七大关键行业——制造、金融、零售、物流、文娱、教育、医疗,以行业流程为基础评价产业互联网模式渗透程度,新型连接模式对传统行业的渐进式改造。

  三、七大行业产业互联网发展指数

  第一步:流程分解与赋权

  分解行业典型生产过程并进行赋权。

  第二步:产业互联网渗透程度评价

  对不同流程的产业互联网渗透程度进行评价。

  第三步:计算指数

  将不同环节的产业互联网渗透程度进行赋权加和,最终得到该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指数。

  金融

  (银行业行业平均离柜率达88.7%;全国手机银行用户比例达63%;企业用户中使用电子银行的比例超过80%)

  金融行业线上数据完善、信息属性最强,产业互联网指数达到30.2,其中支付领域渗透程度最高,资金吸收次之,资金提供最低。在部分直接触达用户的环节渗透超70%。金融领域已经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进程,开始进入大规模社会化连接驱动的技术渗透和生产转型阶段。

  制造

  (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59%,制造业附加值不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制造业实体属性最强,产业互联网指数得分最低,仅为5.5。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再到运维管理,整个环节产业互联网渗透率均未超过15%。在渗透过程中,实现生产数字化与网络连接是基础,进而形成从线性生产-柔性生产-智能生产的渗透路径。

  物流

  (2018年使用条形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企业:46.4%;的企业会在物流过程中;进行物流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企业:31.2%;自动分拣、仓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比例不足5%)

  物流行业产业互联网指数得分较低,为11.2。从渗透率来看,物流行业产业互联网化由于受到成本和标准化制约整体进展缓慢,除了后端的销售服务环节渗透率相对较高,其中定价出单达到40%,而其余大部分环节未超过20%。未来,随着终端技术的成熟和成本大幅降低,仓货管理体系的完善将是提升物流产业互联网化的主要动力。

  零售行业

  (2019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类APP在移动终端的目标用户覆盖比例达到60.7%)

  零售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指数21.5,运营管理和销售服务的后端环节渗透率较高,在20%以上。而前端的后台商务和供应物流相对较低,渗透率均未超过15%。呈现出了明显的从面向消费者的网络终端向上游供应链环节渗透的特征。

  文娱行业

  文娱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指数19.5,文娱行业前后端的内容生产和衍生环节渗透率整体较低,综合起来不到15%,中间的变现环节由于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渗透率较高。但是两者均需要关注对需求端的快速响应,打通从生产环节到消费者的信息交换。

  教育行业

  教育行业还处在数字化、在线化阶段,产业互联网指数16.1,办公协同和家校沟通分别达到了60%、70%,而其他环节渗透率大部分未超过20%。未来,从管理和内容生产环节切入,提升各环节效率和改善产业成本是产业互联网化进程中的关键。

  医疗行业

  医疗行业还处在相对早期的阶段,产业互联网指数为15.6,后端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机构管理渗透率较高,部分环节达到35%。而在研发生产、医药流通等核心环节渗透率未超过10%。未来,医疗支付可能是打通数据和信息连接的有效路径。

  四、趋势分析

  各行各业的转型门槛降低,数字化升级将走出舒适圈,与互联网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安全生态和科技创新成为坚实保障,产业互联网构建命运共同体。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