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热点 >

《品牌洞见》一本值得每个珍爱品牌的人精读的好书

2023-05-09    昊星    产品可靠性报告

  最近,一本名为《品牌洞见》的新书悄然成为营销圈难得的口碑佳作,并登上京东图书商务务实图书热卖榜,本书的推荐阵容可谓豪华。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写道:“品牌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民族品牌要讲好中国故事。书中关于品牌的洞见,是多维度的,是创新式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既探讨了品牌的思维,也探索了品牌的实践,既包含了品牌的哲学,也包含了品牌的“兵法”,做到了知行合一,实属难得,值得参考。”

  原《参考消息》总编辑张铁柱写道:“作为品牌人,严桢是把品牌建设的普遍规律与本土国情精准结合的成功实践者。本书完美诠释了“跳出品牌做品牌”的理念,其中所述的品牌打造案例,个个堪称经典,值得业内人士研读借鉴。”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写道:“《品牌洞见》是难得一见的品牌营销实战好书,从时代的角度深度探索品牌运营的方式。书中对于民族品牌的打造、文化与品牌的结合、品牌对生意的赋能等精彩内容值得每一个品牌人思考借鉴。”

  《品牌洞见》作者严桢先生,著名品牌实战专家,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深耕品牌领域22年,曾就职于中粮集团、碧桂园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曾任职于蒙牛、九牧等同时期行业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是跨行业的,涉及粮油、食品、饮料、乳业、地产、泛家居等多个领域;既有快速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既有单一品类公司,也有多元产业集团;既有本土品牌引领的赛道,也有外资品牌主导的市场。这些企业也是跨体制的,既有稳健厚重的大型央企,也有快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几乎每一家就职过的公司,都因为严桢先生留下了业内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他在职期间的大胆规划与超前创新,引领了品牌价值与品类销售的双极增长。曾经拥有四年军校经历,经营品牌习惯运用军事思维,也造就了他与其他品牌人最大的不同。如此丰富的职业生涯,如此珍贵的品牌故事,如此特别的品牌人设,写出独树一帜的《品牌洞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本书有许多引人入胜之处,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首先,这是一本有格局、有思想的“洞见”,从章节的设置就可见一斑。全书从大处着眼,开篇即站在企业家的高度做品牌,企业家是最好的品牌官,中粮集团的宁高宁先生、东方甄选的俞敏洪先生,这些好的企业家不仅成功地带领企业穿越周期,创造了好的商业模式,更是用自身的言行向企业和社会传递着企业的行为准则和品牌价值。紧接着是站在时代的风口做品牌,消费者自信、企业自律、国家自强三者共同塑造出品牌营销大势,而“识大势 谋大局”正是新时代的中国民族品牌之道。之后的章节落笔于微观,又无时无刻不带着反思:你真的会“洞察”吗?你的事件“四两换千金”了吗?你的直播“值”吗?你的公益“溢”起来了吗?你的品牌有故事吗?本书聚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试图洞察成功案例背后的规律,期望提炼可供借鉴的思维方式,尝试探讨时代的品牌之道。可以说,《品牌洞见》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品牌营销书籍的术的层面,给出了洞见本质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人人追逐营销热点的时代,作者依然坚持品牌的理想,并将理想与商业实际进行了恰到好处的结合。这一套品牌打造的方法来自于中国本土品牌的优秀实践,即合国情又接地气,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借势又造势,既系统又创新,既降本又增效。

  其次,这是一本有实战、可落地的“洞见”,其中作者亲自操盘的案例可谓干货满满。关于如何与企业家交流,作者提出了“品牌层面谈生意、系统层面谈价值、超前思考创惊喜、永远准备plan B、助力塑造品牌官”等五个基本原则非常具有启发性。作为品牌人要敢于“真”“争”“征”,是严桢先生本人的从业心得。“服务于企业,服从于专业”,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品牌人只有敢于说真话、敢于争担责任、敢于征服挑战,才能够真正与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创造价值。书中更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诸多优秀的实战案例,尤其难得的是那些只有躬身入局才能看到的视角,这些从企业内部维度思考如何品牌运维的方式,让人啧啧称赞的同时更让人受益匪浅。书中的案例中鲜少使用现在大家惯用的产品促销、流量购买、网红带货等营销手法,而是基于深刻的洞察、基于大胆的创新、基于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初衷。从“中粮 让年更有味道”、蒙牛“爱心礼物行动”这两个精彩的故事中,能够读出如何在洞察中间找到品牌的机会,如何抱着虔诚的心态打造出品牌的奇迹。严桢先生作为九牧品牌总裁操刀的“识大势 谋大局”案例,其中提到的“六板斧”让人印象深刻。“借中国地标之势”,入驻顶级地标,开拓商用赛道;“借中国骄傲之势”,携手奥运冠军,激发终端潜力;“借权威传播之势”,用权威之声,讲实力故事;“顺国家战略之势”,用公益之心,赢市场之信;“顺文化自信之势”,弘扬古建之美,打响国潮营销;“顺数字经济之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什么一个企业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即使持续遇到疫情的影响,依然可以实现销售额每年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行业之首,品牌价值增长至原来的两倍之多,登顶泛家具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位,并开创了众多行业先河,其中的品牌运维逻辑确实值得深思和学习。

  最后,这是一本有智慧、有哲理的“洞见”,文中更是金句频出。摘录如下:利不可寡,首先要创造利,谋不可众,首先要敢担当;混职场不是混日子,混这个字是每一日都要比前一日多流三滴汗;数据只是趋势,真正的洞察才是本事;简单的事只能制造“假差异化”,竞争门槛很低,难做的事才能创造“真差异化”,对手才真的难以超越;商业的运维就像一道哲学命题,在“生存”与“毁灭”之间,在“舍”与“得”之间,在“自利”与“利他”之间,不断地寻找着平衡的支点,而商业成长的可持续性,正是通过利他而获得长久的自利;短期主义制造的只是一个“牌子”或一个“名字”而已,只有长期主义才能创造出有“个性、文化与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品牌要想成功需要借助这样一步梯子:“时代大势”是梯子两侧的长柱,品牌的“道与术”是嵌在两个长柱之间的横木,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长柱,就无法搭建快速向上的通道,没有横木,梯子发挥不了用处,横木越坚固,向上攀爬才能更快更稳……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本品牌营销书籍,更是一本深层次的文化与哲学的对话。品牌领域向来不缺乏聪明之人,而真正将品牌当做事业而不只是成为获取盈利工具和手段的人却不在多数,作者堪当其中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此书写作背后的故事,以下是与严桢先生部分谈话摘录。

  Q: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流媒体的时代,为什么您还要写一本书呢?

  A:虽然现在我们身处所谓的“快餐”时代,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似乎成了主流,大概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完整读一本书,但是这种潮流无疑也会让大家变得更加焦虑和浮躁。有研究表明,学习效率最高的介质依然是纸质书籍。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几篇短文、几个视频,实在难以完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思维逻辑。本书写作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不断反思的过程,期间常常闻鸡起舞、甚至废寝忘食,但回想起来却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体验。清初文人张潮《幽梦影》中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诚然还达不到学问的程度,但品牌是我深耕22年的领域,也是我无比热爱的事业,有幸将亲身参与的、众多中国领先乃至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编写成书,于我来绝对是一种福气。有一位读者跟我说,这是他毕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完整的读一本书,已经读完了第一遍,收获非常大,准备再读第二遍,并在企业内部推动《品牌洞见》读书研讨会,能够帮到这样的读者,我真得很开心。我最近也在读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回头看我书中讲到的中国企业、民族品牌、家国情怀,很多精神的内核也有相通之处,也让我对品牌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Q:听说当时有几家出版社都有与您合作的意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北大出版社呢?

  A:可能这本书的类型与市面上的大多数营销类书籍有所不同,书中并没有提供如何打造一支爆品的标准答案,也没有给出通过一句口号或一波广告就能带来生意飞跃的奇迹,本书并不想鼓吹一种成功的万能公式,因为某个项目的成功往往难以复制,我更想关注和研究背后的“思想和认知”。另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只是外部视角的、水中望月般的分析案例,能够提供的价值也是有限的,我更希望深度剖析自己亲身经历的、主导操盘的案例,从最初的起点一步一步还原其中的起承转合,反思和总结什么是成功的关键点。在与北大出版社的魏主任的会面中,他说现在品牌营销类的书籍有思想的很少,有灵魂的更少,他认为这本书难得的写出了作者独道的想法,他甚至读出了《孙子兵法》在品牌中的运用,北大出版社也希望将这本书打造成有思想的品牌书籍,魏主任的话深深打动了我。“志同道合”是我选择出版社的标准,所以我最终坚定选择了与北大出版社的合作。这次也非常感谢北大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此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面市。

  Q:请用一句话总结本书的看点。

  A:洞悉新时代的品牌之道、剖析实战操盘的品牌思维、道破降本增效的品牌攻略。

  Q:想对读者说的话。

  A:如果有幸被企业家读到,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品牌拉动生意的路径,辅助他们更好地判断怎样才是有效的品牌管理。如果有幸被品牌人读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提供另一种打造品牌的可能性。如果有幸被媒体人和大众读到,希望他们发现品牌既是有趣味的,又是有意义的。无论如何,唯愿本人22年的品牌生涯能带给读者点滴收获,也算是对我所热爱事业的一点回馈。

  Q:您对中国品牌发展的寄语。

  A:这是最好的品牌时代,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已经可以平视世界,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已经可以走向世界,这个时代的中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国家都更自信、更自强。生逢其时,我们才有机会谈论品牌发展之道。让世界认知中国智造,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都是优秀的中国民族品牌肩负的时代责任。我由衷的期待有一天,中国的中粮成为世界的中粮,中国的安踏成为世界的安踏,中国的大飞机能够环游世界。

  5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推动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既是“承载者”,也是“助推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是质量、技术、信誉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作出重大部署。而制造强、质量强、贸易强,中国品牌必须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品牌建设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征得严桢先生同意,公布出作者联系邮箱yanzhen2023@163.com,希望更多优秀的中国品牌企业家和品牌人士共同交流,我们媒体也提供出探讨交流的发布平台,共同探索中国品牌强国之路。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