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热点 >

“疯狂小杨哥”频遭打假背后:新时代呼唤高质量监管

2023-01-10    杨顺兴    产品可靠性报告

  不久前,头部网红“疯狂小杨哥”直播带货频遭打假,并成为平台级现象。当然,被打假的不止是小杨哥,近年来包括辛巴、罗永浩、二驴、戚薇等大大小小的主播都有类似遭遇。

  这背后是我国网络直播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高达10.5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人,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也已进入万亿时代。

  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电视购物。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是最为突出的三大顽疾。正如中消协今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的,直播销售乱象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板块之一。

  三大顽疾沉疴难除,凸显的是现实中的监管困境。重病须下猛药,犯错就要挨打。但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目前尚缺少治病的良方和科学的纠错机制。

  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的创新监管。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ID:401863670

  “疯狂小杨哥”直播带货频遭打假

  凭借搞笑视频成为头部网红后,“疯狂小杨哥”迅速转战直播带货领域,并同样凭借搞笑的风格成功引流圈金。飞瓜数据显示,抖音账号“疯狂小杨哥”直播平均场观为3764万,场均销售额为2500万-5000万元,超过了董宇辉的“东方甄选”场均销售额1000万-2500万及罗永浩“交个朋友”场均销售额500万-750万。

  但与此同时,“疯狂小杨哥”也频遭打假。2022年12月底,知名职业打假人王海发文称疯狂小杨哥“下播照样售假”,其IP切片带货28.4万单“雅鹿大豆被”根本不含大豆纤维。

  王海称,涉案产品“雅鹿家纺大豆纤维被”经检索为正品,但就其填充物“大豆纤维”含量送检后,结果检出“大豆纤维”含量为零。

  此前的两三个月内,王海也频频对疯狂小杨哥出手打假。如举报疯狂小杨哥带货77.6万单的“宝派”羊绒暖护贴情侣保暖内衣属于假货,疯狂小杨哥带货时宣称产品含2%山羊绒,但经送检含量为零,“一根儿羊绒没有”。

  类似被王海打假的还有疯狂小杨哥带货的小米步童鞋,王海称童鞋含可致儿童性早熟的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百倍;疯狂小杨哥带货的衬衫被曝“以次充好”及破壁机“虚标功率”等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被打假的不仅是“疯狂小杨哥”,包括头部主播在内的大大小小的主播都有相似遭遇。如辛巴燕窝售假事件、薇娅售卖山寨Supreme联名商品、戚薇带货面膜事件等。

  以疯狂小杨哥为代表的直播带货频遭打假,折射的是整个直播带货的生态环境。

  三大顽疾

  直播带货被称为另一种形式的电视购物。

  众所周知,电视购物是通过构建身临其境的购物场景,利用渲染性的话术挑起消费者的购物冲动,从而实现销售的最终目的。直播带货和此非常相似,只是更好地实现了互动性,当然门槛也更低。毕竟,电视购物公司还需要购买电视台的特定时段,这是较高的一块成本。

  但现实来看,对商家来说,短视频平台、Mcn(短视频创作管理)机构、主播们在直播带货中的抽成似乎也同样可谓高昂的成本。无论如何,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这三大电视购物中的顽疾,同样出现在了直播带货领域。中消协今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直播销售乱象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板块之一,而三大顽疾正是投诉最集中的问题,占比均超过三成。

  直播带货的窘境背后,是我国网络直播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高达10.5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人。在疫情影响下,直播带货因为打破了地理限制,更是隔离吸纳了海量的线下消费者。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进入万亿时代。与此伴随的是关于网红主播们的造富“神话”。诸多主播特别是网红主播们,不光佣金分成的比例高达20%至30%,往往还有类似超市的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坑位费”。于是,大大小小的主播们纷纷试水直播带货,以实现对粉丝的变现

  但对主播们来说,因为囿于自身实力、知识、意识等方面,在选品、验品方面往往不具备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因为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在利益驱动下,这往往就使得上述三大恶疾频频现身。

  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火遍全国的电视购物因为问题缠身臭名昭著已经式微,如今方兴未艾的直播带货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时代呼唤高质量监管

  任何一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秩序和清晰的边界。

  而这,离不开有力的监管。

  尽管法律对市场的监管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近年来,我国不仅针对电商领域颁布了电子商务法等系列法律,还针对直播带货专门出台了系列政策和规范性制度。

  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2021年4月,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印发《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电商运营包括直播带货划出了确定的边界,但在落实层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打假人王海就公开表示,直播带货领域问题丛生,直播电商平台依法承担平台责任是主要原因之一。

  王海对此举例,直播带货因为可以录屏取证,相比传统购物固定证据相对简单。同时,按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电商平台应保留3年以上的消费记录,这原本给消费者进一步维权取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往往一遭遇打假,电商平台就下架商品了事,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相关记录信息,实际上却方便了制假售假者逃避惩罚。

  责权利的统一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直播带货的诸多主要受益者中,有抖音、快手、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有Mcn机构、有销售货物的厂家、有直面消费者的主播,他们都是直播带货的直接受益者。

  谁受益谁就该担责,谁犯错谁就该受罚。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对平台、商家、Mcn机构及主播之间的责任界定尚不具化明确,对他们之间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也不够明晰,执行也不能完全到位。

  对商家来说,客观来看,目前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尚不具有足够的威慑力度,因此如何真正落实好普通商品“假一赔三”,食品“假一赔十”制度更具现实意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商家努力生产高科技、高质量产品是应有之义。

  对Mcn机构及主播们来说,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不珍惜自己的口碑,不对粉丝真正负责,“翻车”注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尽管相对而言维权成本仍然较高,但仍需要一份清醒,需要一份“较真”,不能甘愿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对直播带货行业来说,“人、货、场”三要素中,“货”也就是产品本身,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商家出再高的佣金,主播再说得天花乱坠,给消费者的优惠再多,最终遭遇的只会是市场的反噬。而要维护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净化的生态,需要从业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监管部门来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也在呼唤高质量的创新监管。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畅通市场监管、商务、网信等职能部门的协同机制,如何科学地建立起对投诉举报的快速反映处置机制,如何凝聚起全体网民的监管合力,无疑是对监管创新与监管能力的新挑战。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