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人物 >

传承工匠精神 弘扬“精雕细琢、百年品质”质量文化——访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敏

2023-04-26        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擘画蓝图,为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提供了指南。即日起,中国经济网推出系列采访,深入阐释如何更好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经济网:《纲要》提出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作为工程建设企业,您认为我国工程品质提升还存在哪些痛点、难点?未来如何更好促进建设工程品质提升?

  张敏:1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交通网络不断织密,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距离质量强国、交通强国仍有距离。当前,我国工程品质提升仍然面临着一些痛点、难点,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不够,难以聚集合力,去解决制约工程品质提升的共性质量问题;低价中标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往往会迫于工期、成本等压力,只追求“合格的”“过关的”的工程品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数量和素质难以满足需求,对工程品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等等。推动我国工程品质再上新台阶,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强化质量提升协同联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工程建设全周期,创新质量提升联动机制,调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质量提升。发挥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工程建设全链条、全周期延伸。

  其次是倡导工程招标优质优价。建立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杜绝造价过低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根据市场状况,适当调整工程定额单价,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为“精雕细琢”“精品工程”提供基本的宽松环境。对精品工程进行正向激励,鼓励优质优价,从源头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第三是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建设专业化产业工人队伍,重视队伍的选择和培养,与优质劳务公司开展长期合作,健全培训体系,畅通产业工人上升渠道,保障合法权益,强化三工建设,让稳定、专业的能工巧匠来建设坚实优质的工程项目。

  中国经济网:工程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和社会责任,是“高压线”,请问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大桥局)在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方面有何好做法和经验?

  张敏:70年来,中铁大桥局秉承“精雕细琢、百年品质”的质量理念,严守“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承诺,持之以恒打造经得起时间、社会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并推动行业质量水平提升。2018年,中铁大桥局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中铁大桥局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就是将桥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装备研发、工程建造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项目管控各层级、全过程,相互促进、互相支撑。在该质量管理模式中,科学研究是工程质量的保障源头,是工程设计理论可行的基础;工程设计指导工程建造,定义工程质量的本质安全;装备研发是工程质量的支撑保障,创新性的工程设计需要特种装备的配套研发进行支撑;工程建造是工程质量的防控关键,并反过来检验工程设计的可实施性。

  中铁大桥局以“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为基础,以桥梁核心技术为支撑,提升了对工程项目从体系建设、源头设计,到过程控制、竣工验收、工程创优,再到工程保修、工程回访、健康监测、诊断加固,共计九个细分环节的质量管控水平,推动工程品质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具体实施中,中铁大桥局创立了“工程首件制、联合检查签证制度、隐蔽工程旁站及录影制度、班组长安全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实名制、安全措施保证制度”六大制度,总结出“质量责任矩阵法、‘四化’管理、看板管理、背包管理、二维码管理、QC小组活动”六大工具方法,并强化技术方案编制,严格施组方案执行,落实工程质量回访,为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保驾护航。

  中国经济网:《纲要》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请问中铁大桥局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

  张敏:中铁大桥局利用“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国家重难点工程,推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桥梁主业及“桥梁+”相关业务的研究应用,以创新提升工程质量。

  在新结构方面,促成了先进的工艺工法融入设计,自主研究了三主桁整节段安装、多主塔悬索桥、矩形钢沉井等结构体系,从设计源头保障了桥梁工程质量。同时,参与建设了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甬舟铁路西堠门跨海大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等多座创世界纪录的复合体系桥梁工程,推动现代桥梁设计的新理念付诸实践。

  在新材料方面,研发了UHPC高性能混凝土,参与研究了系列桥梁钢、高强度钢丝等桥梁用高性能材料,显著降低了桥梁构件规模和制造安装难度,有效提升了桥梁工程建设品质,增强了桥梁的耐久性,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大跨度桥梁建造技术进步。

  在新设备方面,研发了大批高技术含量的核心桥梁施工配套设备,打造了包括“大桥海鸥号”(3600吨)、“天一号”(3600吨)起重船在内的“海上建桥舰队”,世界起重量最大的1800吨步履式架梁起重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XGT15000-600S,国内起重能力最大的WD100A爬坡式架梁吊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ZJD7000/1200型钻机,世界最大的YC-180单作用液压冲击锤,第六代“探索者”桥梁拉索检测机器人等。这些设备为创新型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提供支撑,为实现工程内在和外观质量有机统一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新工艺方面,总结出“四变理念”(变水上施工为陆地施工,变高空作业为地面作业,变野外作业为工厂制造,变现浇施工为装配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目前,中铁大桥局正努力在深水大跨高速铁路桥梁建造成套技术、海上长大桥梁建造成套技术、“转体”施工技术、大跨多塔斜拉或悬索桥建造技术、超大沉井基础的施工技术等五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持续巩固在深水、大跨、重载桥梁建造领域的独特技术优势和领先市场地位。

  中国经济网:请问在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方面,中铁大桥局有哪些实践经验?

  张敏:中铁大桥局持续提高自身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检验验收标准,定期对企业的技术标准进行修编,使中铁大桥局的工程质量达到高于行业标准的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将企业最新创新成果融入新标准的修编中去,促进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和专业化保障质量标准落实落细。

  一是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铁大桥局重点围绕桩基施工、沉井施工、主塔施工、梁体架设等重点工序,牵头研发了一系列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成套施工设备,使复杂的施工过程可视、可测、可控,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施工精度和工程质量。

  二是推行工厂化施工方式。工厂化施工能够实现生产高效、产品高质、风险最低,是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中铁大桥局在部分项目建设了混凝土智能输送中心,把原材料进场到混凝土运输到现场的全过程管控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研发了钢筋智能加工流水线,实现从钢筋下料到设备自动加工成型的数字化智能控制流水线生产,确保钢筋加工质量。

  三是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面向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与工程建造智能化升级的需求,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发了桥梁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桥梁智慧化综合管养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立了桥梁安全与健康监测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了施工方案科学优化、施工过程实时协同、施工现场全程监控、管理数据智能分析,桥梁状态持续监测等,极大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

  四是打造专业化施工队伍。中铁大桥局倡导“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所属工程子、分公司在整合业务板块基础上,持续探寻专业化发展,组建了设计分公司、机械化施工分公司、船舶分公司、混凝土专业公司、挂篮现浇工程分公司、预应力工程分公司、钢筋制安分公司等专业化公司。这些专业化公司在项目施工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和专业化的优势,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中国经济网:请谈一谈企业在贯彻落实《纲要》方面,有何具体规划和设想?

  张敏:一是坚持“向科技支撑要质量”。中铁大桥局将进一步加大对质量技术创新的鼓励、引导力度,用好研究开发、固化提升和成果转化三个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推动质量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继续推进“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突破一批桥梁建设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促进桥梁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二是倡导质量“双优”管理。双优管理就是“优进优出”。中铁大桥局将进一步优化原材料、设备、产业工人队伍等管理制度,加强集中管控、源头控制,确保资源的“优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开展好QC活动、责任目标分解、责任目标考核,加强过程控制、责任追溯和创优管理,确保产品的“优出”。

  三是强化质量通病防治。围绕重点工程、关键环节开展质量状况调查,组织专题研究,找准质量通病和短板,改进施工工艺。针对各类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认真研究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办法,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强与优质工程的质量比对,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

  四是坚持传承工匠精神。继续弘扬“精雕细琢、百年品质”的企业质量文化,引导员工铭记初心、匠心、责任心。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厚植工匠精神沃土。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建设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