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观察 >

期待新国标给过度包装“瘦瘦身”

2022-04-27        广州日报

  近日,中消协联合14家行业协会,共同向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发出“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践行简约适度理念”的倡议,倡导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市场供给更高质量、更加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商品过度包装,消费者“嫌”其久矣。从以前的“套娃式”礼盒,到如今的“里三层、外三层”快递包裹。过度包装的旧毛病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新问题已然冒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至于现在有不少人感慨,收快递是快乐的,但处理快递包装却是痛苦的。

  过度包装如过街鼠,为何部分商家仍乐此不疲?无非利也。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商品也不例外。“够分量”的包装,不仅能增加不少印象分,更重要的是商家可借机抬高价格。而且,在产品相对同质化的市场中,往往也是那些包装更好、颜值更佳的商品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者这一心理,显然被商家洞察且利用。当有人愿意为包装的成本买单,商家自然不会介意是否会过度。

  诚然,有些商品通过创意设计,将包装融为商品的一部分,从而受到消费者追捧,这无可厚非。消费者所反感的,是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然而,这恰恰是当前容易产生扯皮的地方,即如何界定是否“过度”。虽然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10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条文支撑,也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在监管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有的商家便阳奉阴违,有的则在达标上搞小动作,力求压线通过。这也导致市面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明明是肉眼可见的过度包装,但按照国家标准核定却是合格包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商品过度包装之疾,既有商家逐利之“诱”,也有消费者推崇之“因”,但关键还在于管理之“松”。过度包装要“瘦身”成功,必须戒掉这一身“坏毛病”。对此,一方面,要及时改变观念。一边是引导广大消费者形成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不迷信包装,更关注产品本身。一边是鼓励支持企业、商家向轻量化、减量化包装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建立处罚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日前,工信部组织完成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该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相信随着新标准的出台,有望能刹住供需两端对过度包装的依赖,让过度包装真正瘦下来。

 



新闻推荐